大家應該能猜到,我的微信好友很多,5000人,已經到好友數量上限了,再加人,新來的好友就無法看朋友圈了。
微信里有這么多人,是一種奇妙的體驗,你根本不能預料,在5000條網線的另一頭,他們把你當成什么對待。
有人會把你當作機器人,他可能會把你當成備忘錄,每天吃什么,拉什么,買什么菜,叫什么外賣,全都發給你。也有人會把你當樹洞,把自己受的委屈,遇見的渣男,全講給你。還有人把你當知心大姐,問你怎么追回前女友,以及怎么和漂亮姑娘搭訕。
這些人,如果有一兩個,我是完全可以承受的。但我面對的是5000種可能。據我觀察,應該有兩三百人把我當成了機器人,有幾百個人知道我是活的,只有十幾個知道我是活的,男的。
能得出這樣的結論,是通過觀察大家給我發的消息,反推出來的。
我收到最多的,就是這種廣告。夏天那一陣子尤其多。我記見過,就是一個人拿著氣球,或者一個杯子,讓你掃個二維碼,就把東西送你。
在路邊吃飯的時候,我遇見過好幾個,但他們沒一個找我的,可能是看到了我臉上一副“莫挨老子”的表情。
從陌生人手里,除了傳單,我什么也不會接。因為我想到,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對我好,況且大家還是陌生人。他送我的東西如果價值五塊,那他想從我身上得到的,很可能是五十塊。
這種免費送東西的,就是這個套路。你拿了東西,掃了碼之后,會自動向通訊錄里的一堆人發一條廣告。
對于領東西的人們來說,就是用騷擾幾十甚至上百個好朋友的代價,換一個價值幾塊錢的禮品。只要一算就知道,這是血虧的買賣。
我的微信通訊錄里,有不少人都掃了,因為我收到了很多很多這種消息。最多的時候,一天的時間,我收了幾十條。我不可能提前給5000人算賬。
除了這種廣告,還有其他的,比如讓你幫忙贊一條朋友圈,讓你去看看新樓盤。給我發,我倒不覺得煩,只不過我的手機內存是16G的,多一條消息,就占我一部分內存。偏偏這手機還挺耐用……想換新的也沒借口。
所以,只能從自己這邊想辦法。既然無法阻止好友給人發廣告,那只要保證他們不發給我就可以了。
我反推了一下,一個人在批量給好友發廣告的時候,為了節省時間,他應該是從通訊錄第一個開始,閉著眼往下拉,直接群發出去。如果是程序批量發,更應該是這個邏輯。
這時候,只要保證我在所有人的通訊里排名靠后就可以了。最好是最后一名。
我觀察了一下,微信通訊錄是按照26個英文字母的順序,從上往下排的。叫A××的排在前面。
又看了一眼我的名字,他媽的,居然叫常思凡,屬于C開頭的那一群,ABCDEFG,我穩穩的排在前列。
怪不得,怪不得大家給我發廣告的概率那么高,原來是因為我姓常(chang)。
大家都是中國人,微信昵稱還是以漢字為主,大部分人會取一個符合中國人名子邏輯的昵稱,也就是姓加名。比如西門吹牛之類的。
我稍微一盤算,A開頭的姓氏很少,B開頭的姓氏,只有一個“薄”,還是稀有姓氏。接下來就是常了……
怪不得每次拉清單的時候,我總是在第一個。怪不得以前老師點名的時候,總是點到我。老師,你也太懶了,就不能多往下看兩行嗎?
幸運的是,我已經畢業了,這個困擾,留給小小常。他的名字不能改,我的微信昵稱可以改。只要把昵稱改成Z開頭的,在所有人的通訊錄里,都會排在最下那一群。
所以,我計劃把昵稱改成“真棒常思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