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36氪報道:微信將于“11.11”前,釋出小程序直播、小商店等新能力,包括手機端一鍵開播、直播間連麥、直播成員管理、視頻號關聯小商店、上線小商店推廣和搶購功能、全量開放接入小程序購物組件等。
微信生態再進一步,尤其在直播上,下了不少功夫,最近幾乎每天都有新功能,新的優化和迭代的形態出現。程序猿加班加點,勢必讓視頻直播,在雙十一殺出一條血路。但真正的的王炸,可能是——微信群開始測試了群直播功能。
前幾天測試,玩了一把,自嗨的帥氣的,老余的直播。體驗還可以,就是功能插件太少,后面還要繼續完善,更多的入口,以及直播帶貨的打通,的確是值得期待。一個500人的群,來一次直播,內容有意思,有看點,圍觀的應該不少。
到時候,直播就像廣場舞一樣,想象的得到,到處開花,熱鬧非凡。但也可能過渡的泛濫,隨便一個群成員,都可以開啟直播,直播啥呢?直播吃飯,還是直播跑步,或者直播一次徒步,或者演講,還得看群的興趣和定位吧。
之前大家都在討論私域流量,現在隨著視頻號、群直播的助攻,那些想通過這些形式,在自家的流量池“撈”一把的干勁,又被激發出來了。但是,問題在于,很多人(包括一些土老板))短時間通過一些手段,收割了一批用戶,長遠來看(品牌和銷售)并不具有延續性。
作為一個新媒體的觀察者,可以用“心浮氣躁”來形容這些人。營銷成交的價值,依然在于時間形成的用品牌力,去打動潛在的消費群體形成認同感。很多人不懂它,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,以快收割的心態走捷徑。從事新媒體,如果你自己都不玩它,不體驗一下,是很難做好的,只是還停留在對成交的臆想中。你不知道它的用戶是怎樣的構成,喜好是什么,發展的新形態,以及未來的趨勢。